Skip to Content

Odoo 18 采购模块中三方匹配原理与实战

Odoo 18 采购模块中三方匹配(3-Way Matching)的工作原理与实践指南

在企业采购与财务核算流程中,“付款”是连接采购执行与财务闭环的关键环节,而“确保付款对应真实、合规的采购行为”则是核心诉求。Odoo 18 采购模块的三方匹配(3-Way Matching) 机制,通过自动化校验“采购订单、收货单、供应商账单”三大核心文档的一致性,构建了一套从采购需求到付款结算的全流程风控体系,既解决了人工核对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又有效防范了虚报、错付等财务风险,是企业实现采购数字化与财务规范化的重要工具。

一、三方匹配的核心逻辑与应用场景

1. 三大核心文档的角色定位

三方匹配的本质是通过“采购约定-实物/服务交付-付款凭证”的交叉验证,确保每一笔付款都有对应的真实业务支撑。三大文档在流程中的角色分工明确:

文档类型发起方核心作用关键数据字段
采购订单(PO)企业采购部门明确与供应商的采购约定,是后续收货、开票、付款的“基准依据”供应商信息、产品/服务名称、规格型号、采购数量、单价、总价、交货期、付款条款
收货单(GRN)企业仓库/验收部门确认供应商是否按约定交付货物/服务,是“实际履约”的凭证收货日期、验收人、实际收货数量、产品状态(合格/不合格)、对应的采购订单号
供应商账单(Invoice)供应商向企业提出付款请求的正式凭证,是“财务付款”的直接依据发票编号、开票日期、供应商信息、产品/服务数量、单价、总金额、对应的采购订单号

2. 三方匹配的核心校验维度

Odoo 18 的三方匹配并非简单比对“数量一致”,而是从数量、价格、核心信息关联性三个维度进行精细化校验,确保全链路数据无偏差:

  • 维度一:数量校验(核心校验项)
    比对“采购订单约定数量”“收货单实际验收数量”“供应商账单开票数量”三者的关系。核心逻辑为:只有“实际验收的数量”,才是企业应付款的数量基础,即“账单数量不得超过收货数量”(除非有特殊约定,如分批交货、补发货等)。
  • 维度二:价格校验(合规性校验项)
    校验“供应商账单中的单价/总价”是否与“采购订单约定的单价/总价”一致。若账单价格高于订单价格,系统会触发“异常”提醒,需采购部门核实是否存在“临时调价、额外服务”等合规依据。
  • 维度三:信息关联性校验(流程合规性校验项)
    确保三大文档属于同一笔采购业务,即“收货单必须关联采购订单”“供应商账单必须同时关联采购订单和收货单”。若账单未关联有效采购订单或收货单,系统会直接判定为“异常”,阻止付款流程推进。

3. 适用场景与不适用场景

三方匹配并非适用于所有采购场景,企业需根据业务类型选择是否启用:

适用场景不适用场景
实物采购(如原材料、办公用品、生产设备等,需通过仓库验收)服务类采购(如咨询服务、审计服务,无“实物收货单”,通常采用“两方匹配”:订单+账单)
大额采购(如生产用核心物料,需严格控制数量、价格偏差)小额零星采购(如紧急采购的小额耗材,可简化流程,跳过三方匹配)
对供应商管理要求高的场景(如防止供应商虚报数量、抬高价格)内部结算场景(如企业内部部门间的物料调拨,无外部供应商账单)

二、三方匹配的前置条件与配置细节

三方匹配的生效依赖于“基础配置+产品级策略”的双重设置,需确保采购流程各环节的规则统一,避免出现“配置冲突导致匹配失效”的问题。

1. 核心前置条件:账单控制策略配置

Odoo 18 提供两种账单控制策略,直接决定“何时可以创建供应商账单”,而三方匹配仅支持基于“收到数量”的策略(若选择“订购数量”,则无需等待收货即可开票,无法实现“实物交付与付款”的关联校验)。

两种账单控制策略对比

策略类型触发开票的时机核心逻辑与三方匹配的兼容性适用业务场景
基于“订购数量”采购订单确认后(无需等待收货)以“采购约定”为付款依据,不关注是否实际收到货物/服务不兼容预付款业务(如定制化产品需预付定金)、虚拟商品采购(如软件授权,无实体收货)
基于“收到数量”收货单确认验收后(必须完成收货)以“实际交付”为付款依据,仅对已验收的货物/服务开票付款完全兼容绝大多数实物采购(如生产原材料、办公设备)、需验收的服务(如设备安装服务)

2. 详细配置步骤(含菜单路径与权限说明)

步骤1:全局账单控制策略配置(默认策略)

  • 操作路径:采购模块 > 配置 > 设置 > 开票(Billing)
  • 权限要求:需拥有“采购管理员”或“财务管理员”权限(普通采购员无配置权限)
  • 配置内容
    在“账单控制”(Bill Control)下拉菜单中,选择“基于收到数量”(Based on Received Quantities),点击“保存”。

    ✅ 说明:此设置将作为所有新创建产品的默认账单控制策略,确保新采购的产品自动适配三方匹配流程。

步骤2:产品级账单控制策略调整(个性化需求)

若部分产品需采用不同策略(如部分虚拟商品采用“基于订购数量”),可在产品详情页单独修改:

  • 操作路径:库存模块 > 产品 > 选择目标产品 > 编辑 > “采购”选项卡
  • 配置内容
    在“账单控制”(Bill Control)字段中,根据需求选择“基于收到数量”或“基于订购数量”,点击“保存”。
    ⚠️ 注意:若产品已关联未完成的采购订单,修改策略后需重新确认采购订单,否则可能导致后续账单创建异常。

步骤3:启用三方匹配功能

  • 操作路径:采购模块 > 配置 > 设置 > 开票(Billing)
  • 配置内容
    勾选“三方匹配”(3-Way Matching)选项,点击“保存”。
    ✅ 说明:启用后,系统会在供应商账单页面自动添加“应付款状态”字段,并启动三大文档的自动化比对逻辑。

步骤4:(可选)配置差异容忍规则

对于部分企业(如采购批量大、允许小额损耗的行业),可设置“差异容忍阈值”,避免因微小偏差(如收货短少0.5%)触发“异常”,减少无效人工干预:

  • 操作路径:采购模块 > 配置 > 采购设置 > 高级(Advanced)
  • 配置内容
    1. 勾选“允许数量差异”(Allow Quantity Variances);
    2. 设置“最大数量差异比例”(如1%)或“最大金额差异”(如100元);
    3. 保存后,当账单与收货单的差异在阈值内时,系统仍判定为“应付款状态=是”。

三、三方匹配的完整操作流程(含异常处理)

以“采购10个‘三人沙发’”为例,结合实际业务中可能出现的“正常匹配”“数量差异”“价格差异”等场景,完整演示三方匹配的操作全流程。

1. 基础信息准备

  • 产品:三人沙发(设置账单控制策略为“基于收到数量”);
  • 供应商:报喜鸟r(已维护完整的银行账户、联系人等信息,确保后续付款顺利);
  • 采购需求:向“报喜鸟r”采购10个三人沙发,单价2000元/个,总价20000元,交货期7天。

2. 流程步骤详解

步骤1:创建并确认采购订单(PO)

  • 操作路径:采购模块 > 采购订单 > 创建
  • 填写内容
    • 供应商:报喜鸟r;
    • 产品:三人沙发,数量10,单价2000元;
    • 交货地点:公司仓库;
    • 付款条款:货到验收后30天付款。
  • 确认订单:点击“确认”按钮,采购订单状态变为“已确认”(Confirmed),系统自动生成对应的“待收货”任务(显示在仓库模块的“待处理收货单”列表中)。

步骤2:接收货物并生成收货单(GRN)

  • 操作路径:库存模块 > 收货单 > 选择采购订单对应的待收货单
  • 验收与确认
    1. 仓库人员核对实物:数量是否为10个、产品是否完好(无破损、规格匹配);
    2. 填写收货信息:在收货单的“实际收货数量”字段填写10(若部分破损,可填写实际合格数量,如9);
    3. 确认收货:点击“验证”(Validate)按钮,收货单状态变为“已完成”(Done),系统自动更新采购订单的“已收货数量”字段。

步骤3:基于收货单创建供应商账单

  • 操作路径:采购模块 > 采购订单 > 选择已收货的订单 > 点击“创建账单”(Create Bill)
  • 系统自动关联
    点击“创建账单”后,系统会自动将“采购订单”“收货单”与新生成的账单关联,并默认填充以下信息:
    • 供应商信息(取自采购订单);
    • 产品数量(取自收货单的“实际收货数量”,如10个);
    • 单价与总价(取自采购订单,如2000元/个,总价20000元);
  • 账单编辑与确认
    财务人员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纸质/电子发票,若信息一致,直接点击“保存”,账单状态变为“草稿”(Draft);若需调整(如发票含运费,需新增“运费”行项目),编辑后保存。

步骤4:三方匹配自动校验与“应付款状态”判定

账单保存后,系统会立即启动三方匹配校验,并在账单的“其他信息”(Other Info)选项卡中显示“应付款状态”(Should Be Paid),不同场景下的判定逻辑与处理方式如下:

场景类型核心数据对比(PO/GRN/账单)应付款状态系统提示与处理建议
正常匹配数量:10/10/10;单价:2000/2000/2000是(Yes)无异常提示,账单可直接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安排付款。
数量差异(账单多开)数量:10/10/12;单价:2000/2000/2000异常系统弹出“数量不匹配”提醒,需联系供应商核实是否为开票失误,协商重新开具发票(或冲销多开部分)。
数量差异(收货短缺)数量:10/8/8;单价:2000/2000/2000是(Yes)若短缺为合理损耗(如运输损耗),可直接付款;若为供应商未足额发货,需协商补货后再付剩余款项。
价格差异(账单高价)数量:10/10/10;单价:2000/2000/2200异常需采购部门提供“价格调整说明”(如原材料涨价导致临时调价),附审批单后,财务可手动将状态改为“是”。
未关联收货单账单未关联任何收货单异常提示“账单需关联有效收货单”,需返回账单编辑页面,在“关联文档”中选择对应的收货单。

步骤5:账单审核与付款(基于应付款状态)

  • 审核逻辑
    • 状态为“是”:账单直接进入审核流程,审核通过后,财务部门在“会计 > 应付账款 > 付款”中创建付款单,完成支付。
    • 状态为“异常”:需先解决差异(如重新开票、补充审批材料),待差异处理完毕后,手动将“应付款状态”改为“是”,再进入审核流程。
  • 付款后状态更新
    付款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将账单的“应付款状态”改为“否(No)”,并锁定账单编辑权限,避免重复付款。

四、三方匹配的核心价值与实施注意事项

1. 核心价值总结

  • 降本增效:自动化校验替代人工核对,减少财务部门70%以上的账单审核时间(尤其适用于采购频次高的企业);
  • 风险防控:从流程上杜绝“无订单付款”“多付货款”“虚假发票”等问题,据Odoo客户案例统计,启用后企业采购财务风险降低60%以上;
  • 数据闭环:打通采购、库存、财务三部门数据,确保“采购需求-收货-付款”的数据一致性,为成本分析、供应商评估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 合规审计:完整的文档关联与追溯功能,满足税务审计、内部审计对“付款凭证完整性”的要求,避免因凭证缺失导致的合规风险。

2. 实施注意事项

  • 前期基础数据梳理:确保供应商信息、产品信息(尤其是“采购”选项卡的账单控制策略)准确无误,避免因基础数据错误导致匹配失效;
  • 员工培训:需对采购、仓库、财务部门员工进行流程培训,明确各环节操作规范(如仓库员需准确填写收货数量,财务员需学会处理“异常账单”);
  • 灵活适配业务:并非所有业务都需启用三方匹配,建议对“小额零星采购”“服务类采购”设置例外规则,避免流程过度繁琐;
  • 定期复盘优化:通过“三方匹配报表”分析常见异常原因(如供应商频繁开票失误、收货短少等),针对性优化(如与供应商签订更严格的交货条款、加强入库验收流程)。

通过以上对Odoo 18三方匹配机制的全面解析,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搭建一套兼顾“效率与风控”的采购付款流程,实现从“人工管控”到“系统智能管控”的升级,为采购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Odoo 18 采购模块中三方匹配原理与实战
中国 Odoo, 苏州远鼎 September 17, 2025
Tags
Archive